星秤
刚住进来的新房子里,白色的墙上挂着一杆深粟色的木杆秤,一溜金色的定盘星闪闪发亮。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总是被它吸引过去,成为宾主之间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那是我二爷爷,村里最后的星称人多年前留给我的,他说家里挂一杆木秤能辟邪,保全家平安。这些我自然不信,我只是把它作为一件传统工艺品留着罢了。
我二爷爷是十里八村唯一的会星秤的人,可惜他老人家走了很多年了。我小时候常在他家玩耍,一边看他敲敲打打星称,一边听他讲述关于秤的各种故事。
他说,根据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看到天上的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就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逐渐在全国推广普及。
还有一个说法,木杆秤是范蠡发明。范蠡归隐定陶经商后,在市场上看到一个鱼贩卖鱼,一根横置的竹竿两端,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最后根据水筒里水面的刻度计算银两。范蠡受到启发,他对竹竿进一步改进。为制止不法商贩缺斤短两的行为,他在13颗星花外边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这些我们无法考证,但至少说明,星称在我国由来已久。
一杆看似构造简单的木杆秤,做起来要求“斤斤计较”、毫厘必究,需要细心和毅力。
二爷爷星秤的工序很多,工艺很复杂。他首先选用陈放两年以上的枣木刨秤杆,这样的材料不易变形、不开裂。由于枣木资源有限,有时也会用楝木、杏木、柿木等。接着定“叨口”、安装“叨子”、秤盘,校秤定星、钉星花,然后打磨清洗,秤杆施染着色,最后是打制铁钩等辅助工艺,每一个环节要求极其严格,否则一个小失误就有可能影响计量的精度。
二爷爷一边低着头叮叮当当来回调整,一边对我嘟囔说,不能出现偏差啊,秤不准就会缺斤短两,就失去了公平!
工商部门的管理人员定期来检查,看做出来的秤是否合格,检验合格后才发给合格证,准许到市场销售。检测人员不可能对每杆秤都一一检检,只是进行抽检,二爷爷用他们提供的砝码一一校验,确保每一杆秤都达标。
二爷爷常说,做人就像做秤,要讲诚信,守规矩,要对得起良心,不能做“黑心”秤。有一次,一个外地人带着礼品来找他,要求制作一杆特殊的秤,被当场拒绝。
正是由于这些手艺人严格恪守祖上传下来的规矩,秉德秉公星秤,因此做出来的秤被称为公平秤。其中不仅蕴含着独特的专业知识、精巧的工艺技术,同时还蕴含公平、公正的人文思想和浓浓的感情。小时候随母亲去市场买菜,卖家总是将秤杆高高撅起,母亲笑哈哈地把钱递过去,这些也许就是木杆秤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吧。
改革开放后,电子秤等现代衡器占领市场,传统杆秤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加上学习授徒时间较长,很多青年人愿意外出打工也不学习这门手艺。
二爷爷渐渐年老,干不动了,一心想把这门手艺传给儿子,可两个儿子都拒绝了。看着过去称为“百工之首”,一度称得上是“金饭碗”手艺传不下去,二爷爷经常唉声叹气,说祖传的这门手艺断在他手里,可惜!
资料显示,会星秤的手艺人分布很广,除了我们鲁西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地都有会星秤的手艺人,他们和二爷爷一样,都面临着手艺失传的尴尬局面。
星称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是传统历史的延续,是我们五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据了解,现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已经申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据离我老家三十里外的单县谢集镇有个姓孟的师傅,今年五十多岁了,他从小就随父亲学习星秤,不过他星的秤除了在传统的市场销售,还在一些旅游景点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卖。在鲁西南大地上,这项即将消逝的手工艺也许会继续传承下去,他可能是鲁西南最后的“星秤”人。 (帅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