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的土地
余秋雨
一
东北终究是东北。现在已是盛夏的尾梢。江南的西瓜早就收藤了。而这里似乎还刚刚开旺。大路边高高低低地延绵着一堵用西瓜砌成的墙。瓜农们还在从绿油油的瓜地里一个个捧出来往上面堆。停车一问价钱。大吃一惊。才八分钱一斤。买了一大堆搬到车上。先切开一个在路边啃起来。一口下去又是一惊。竟是我平生很少领略过的清爽和甘甜!以往在江南西瓜下市季节。总有一批\”北方瓜\”来收场。那些瓜吃起来又粗又淡。很为江南人所鄙视。我还曾为此可怜过北方的朋友。北方的朋友辩解说。那是由于要长途运输。老早摘下一些根本没熟的瓜在车皮和仓库里慢慢蹲熟的。代表不了北方瓜。今天我才真正信了。不禁边吃西瓜边抬头打量起眼前的土地。这里的天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得银亮而富有立体感。蓝天白云下面全是植物。有庄稼。也有自生自灭的花草。与大西北相比。这里一点也不荒瘠。但与江南相比。这里似乎又缺少了那些温馨而精致的曲曲弯弯。透着点儿苍凉和浩茫。
这片土地。竟然会蕴藏着这么多的甘甜么?
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心头不禁一颤。因为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黑龙江省宁安县。清代被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只要对清史稍有涉猎的读者都能理解我的心情。在漫长的数百年间。不知有多少所谓\”犯人\”的判决书上写着\”流放宁古塔\”!
我是在很多年前读鲁迅论及清代文字狱的文章时首次看到这个地名的。因为它与狞厉的政治迫害和惨烈的人生遭遇连在一起。使我忍不住抬起头来遥想它的地理形貌。后来我本人不知为什么对文字狱的史料也越来越重视起来。因而这个地名便成了我阅读中的常见词汇。近年来喜欢读一些地域文化的著作。在拜读谢国桢先生写于半个世纪前的《清初东北流人考》和李兴盛先生两年前出版的《东北流人史》①时更是反复与它打交道了。今天。我居然真的踏到了这块著名的土地上面。而它首先给我的居然是甘甜!
有那么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为句点。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静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而到了这里。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漆黑的深渊。几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来。金銮殿离这里很远又很近。因此这三个字常常悄悄地潜入高枕锦衾间的恶梦。把那么多的人吓出一身身冷汗。清代统治者特别喜欢流放江南人。因此这块土地与我的出身地和谋生地也有着很深的缘分。几百年前的江浙口音和现在一定会有不少差别了吧。但云还是这样的云。天还是这样的天。
地可不是这样的地。有一本叫做《研堂见闻杂记》的书上写道。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也是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地名。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怎么会这样?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而这六个人可能还与后来的清室攀得上远亲。
今天我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都很漂亮。想想吧。牡丹江、镜泊湖。连名字也已经美不胜收了。但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却是这半道上的流放地。由它。又联想到东北其他几个著名的流放地如今天的沈阳(当时称盛京)、辽宁开原县(即当时的尚阳堡)以及齐齐哈尔(当时称卜魁)等处。我。又想来触摸中国历史身上某些让人不太舒服的部位了。
二
中国古代列朝对犯人的惩罚。条例繁杂。但粗粗说来无外乎打、杀、流放三种。打是轻刑。杀是极刑。流放不轻不重嵌在中间。
打的名堂就很多。打的工具(如笞、杖之类)、方式和数量都不一样。再道貌岸然的高官。再斯文儒雅的学者。从小受足了\”非礼勿视\”的教育。举手投足蕴藉有度。刚才站到殿阙中央来讲话时还细声慢气地努力调动一连串深奥典故用以替代一切世俗词汇呢。简直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突然不知是哪句话讲错了。立即被一群宫廷侍卫按倒在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扒下裤子。一五一十打将起来。苍白的肌肉。殷红的鲜血。不敢大声发出的哀号。乱作一团的白发。强烈地提醒着端立在一旁的文武百官:你们说到底只是一种生理性的存在。用思想来辩驳思想。用理性来面对理性。从来没有那回事儿。一言不合。请亮出尊臀。与此间风景相比。著书立说、砌磋研讨。实在成了一种可笑的存在。中国社会总是不讲道理。也不要道理。便与此有关。
杀的花样就更多了。我早年在一本旧书中读到嘉庆皇帝如何杀戮一个在圆明园试图向他动刀的厨师的具体记述。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后来我终于对其他杀人花样也有所了解了。真希望我们下一代不要再有人去知道这些事情。那一大套款式。绝对只有那些彻底丢弃了人性却又保持着充分想象力的人才能设计得出来。以我看来他们的设计原则是把死这件事情变成一个可供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的漫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组成人的一切器官和肌肤全都成了痛苦的由头。因此受刑者只能怨恨自己竟然是个人。我相信中国的宫廷官府所实施的杀人办法。是人类从猿猴变过来之后几十万年间最为残酷的自戕游戏。即便是豺狼虎豹在旁看了也会瞠目结舌。幸好中国的皇帝在这方面都没有神经脆弱的毛病。他们总是玩牌一样掂量着各种死法。有时突然想起\”犯人\”战功赫赫或学富五车。会特别开恩换一种等级略低一点的死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将死的\”犯人\”会衷心地叩谢皇恩浩荡。而且皇帝自己也觉得仁慈过人、宅心宽厚。皇帝的这个习惯倒是成了中国的社会惯例。许多笑容可掬的方案权衡。常常以总体性的残忍为前提。残忍成了一种广泛传染的历史病菌和社会病菌。动不动就采取极端措施。驱逐了人道、公德、信义、宽容、和平。
现在可以回到流放上来了。说过了杀的花样。流放确实成了一种极为仁厚的惩罚。但实际上对承受者来说。杀起来再慢也总不会拖延太久。而流放却是一种长时间的可怖折磨。死了倒也罢了。问题是人还活着。种种不幸都要用心灵去一点点消受。这就比死都烦难了。就以当时流放东北的江南人和中原人来说。首先让人受不了的事实是流放的株连规模。有时不仅全家流放。而且祸及九族。所有远远近近的亲戚。甚至包括邻里。全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别以为这样热热闹闹一起远行并不差。须知这些几天前还是锦衣玉食的家庭都已被查抄。家产财物荡然无存。而且到流放地之后做什么也早已定下。如\”赏给出力兵丁为奴\”。\”给披甲人为奴\”等等。从孩子开始都已经是奴隶。一路上怕他们逃走。便枷锁千里。我现在随手翻开桌上的史料就见到这样一条记载:明宣德八年。一次有一百七十名犯人流放到东北。但死在路上就有三分之二。到东北只剩下五十人。由此。一路上的自然艰苦和人为虐待便可想见。好不容易到了流放地。这些奴隶分配给了主人。主人见美貌的女性就随意糟蹋。怕丈夫碍手碍脚先把丈夫杀了;人员那么多用不了。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算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转载请注明:天天美文阅读网 » 《流放者的土地》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