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泰山石刻序》老舍

美文欣赏 二七美文网 0℃

泰山石刻序

  老舍

  每逢看见国画的山水。不由的我就要问:为什么那小桥上。流水旁。秋柳下。与茅屋中。总是那一二宽衣博带。悠悠自得的老头儿呢?难道山间水畔。除了那爱看云石的老翁。就没有别的居民?除了寻诗踏雪的风趣。就没有别种生活吗?

  从历史中的事实。与艺术家的心理。我得到一些答案:原来世上的名山大川都是给三种人预备着的。头一种是帝王。自居龙种非凡。所以不但把人民踩在脚底下。也得把山川放在口袋里;正是上应天意。下压群伦。好不威严伟大。因此。他过山封山。遇水修庙;山川既领旨谢恩。自然是富有四海。春满乾坤了。第二种是权臣富豪。不管有无息隐林泉之意。反正得占据一片山。或是一湖水。修些亭园。既富且雅;偶尔到山中走走。前呼后拥。威风也是镇住了山灵水神。第三种是文人墨客。或会画几笔画。或会作些诗文。也都须去看看名山大川。他们用绘画或诗文谀赞山川之美。一面是要表示自家已探得大自然的秘密。亦是天才。颇了不起;另一方面是要鼓吹太平。山河无恙;贵族与富豪既喜囊括江山。文人们怎可不知此中消息?桥头溪畔那一二老翁正是诗人画家自己的写照。夫子自道也。

  于是山川成为私有。艺术也就成了一种玩艺儿。山间并非没有苦人。溪上正多饿汉。不过是有杀风景。只好闭目无睹;甚至视而不见。免得太欠调谐。难以为情。艺术总得潇洒出尘。或堂皇富丽;民间疾苦。本是天意如斯。死了不过活该而已。

  直至今天。这现象依然存在。虽然革命历有所年。而艺术颇想普罗。宫殿之美。亭园之胜。所以粉饰太平;春光秋色。纳纳诗文。所以广播风雅;开山导水。修庙建碑。所以提高文化。富贵者有命。风雅者多趣。以言平民。则肚子饿了顶好紧紧腰带。别无办法。及至日寇逞蛮。烧山毁市。犬马古玩与古书名画。颇有车船可运;把孩子掷在路上与河中者。则仍是平民。虽在困难期间。仍有闲情逸致。大人先生。由来久矣。

  前几年。冯先生①住在泰山。泰山不是上自皇帝重臣。下至文人骚士。所必游览的五癧之一么?按说。冯先生就该夏观日出。冬眺松雪。每有灵感。发立诗词。岂不地灵人杰。相得益彰?可是他偏爱留神山上山下的民间生活:见了缠足的妇女。他觉得可怜;看到老人推磨。他想到近世的机械发明。与我们的事事落伍……人人引起他的同情。事事激起他的愤慨。于是他就创立了十五处小学。给乡民子弟以受教育的机会。更造起陈列馆来。广收科学仪器。植物标本。艺术作品。与卫生图表等等。教老百姓们开开眼。长点知识。每一得暇。他便去访问居民;每得机会。便帮助他们作些有益于大家的事。慢慢的。那里成了个教育中心;虽王公大人还是到那里游玩散闷。可是冯先生心中欲另有一座泰山——泰山是老百姓的。老百姓缺衣缺食。穷困无知。便是泰山之耻;古迹怎样多。风景怎样美。都在其次;百姓不富不强。连国家也难保住。何况泰山!

  陈列馆中最近的添置是四十八块刻石。刻的是泰山民间的生活情形。冯先生虽已与泰山居民打成一家。可是他怕一离开那里。大家就松懒下来。忘去他的指示。而旧病复发;若是刻在石上。安在馆中。图是真情。诗是实话。常来看看。总是以提醒大家。应当一致努力。再说远处人民来朝山拜顶的。生活情况本与此差不多。看看这些也能得点教训。还有。那登泰山而小天下。自以为了不得的人们。见此也得倒吸一口凉气。知道活的泰山原来另有一番光景。并非只有松石古迹而没有受罪的活人。

  刻石上的诗是冯先生作的。字也是他写的。那些诗既不以风花雪月为题。自然用不着雕词镶句;他老是歉意的名之为“丘八诗”。其实句是真。自具苦心也。至于那些字。恐怕连他自己也不忍过于谦虚:写得确是雄浑大方。那些图。是出自赵望云先生之手。事真凑巧。冯先生同情老百姓。爱助老百姓。愿替老百姓作事说话。甚至把老百姓的真情实况刻在石上。恰好就有个生在民间。喜爱乡村的画家来帮忙。赵先生的山水画本来很有功夫。可是他不喜山水里那些古装的老翁。所以就在乡间细细的观察。深深的揣摩。要把活人活事放在图画里。以求抓住民间的现实生活。使艺术不永远寄存在虚无缥缈之间。他来到泰山。冯先生便托他画图。诗成图就。便利用山上的青钢石——色青而质硬。用手指一敲。便当当的响——雇来本地的几名石匠。开始平石刻字。乡下的石匠不免有些土气。可是冯先生不肯另找名手。怕饭被外人吃了去。事在人为。赵先生亲自监工。与工人一同蹲在那里。有说有笑。可是眼睛管事。一笔也不将就;结果。四十八块都刻得非常满意。

  不幸。泰山也遭受了敌人的轰炸;这些刻石的命运如何还不可得知。金钱人力即使都不可惜。民间生活的真情实录可是决不忍丢掉。国家的衰弱。根本因为民力的单薄;民裕国才能富。民聪国才会强。这是冯先生时时向人提醒的一点。也就是这些刻石的所由来。现在。他把这些刻石的拓片。制成版。订成册。刻石不幸失落。影片仍在人间;有心人定会由这里悟出战事失败的远因。也会看出转败为胜的关键;平日人民生活的写照。正是目前流民图的底稿。得民者昌。失民者亡;事尚可为。过勿惮改。由这么去看。这本影拓便自有它的意义。若以为这是卖弄高雅。保存诗画。你算猜错。全不相干。

  一九三八年元月十五日老舍序于武昌

  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二马》、《老张哲学》、《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正因为这些反映人民生活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但文革中不幸自沉于北京昆明湖。

转载请注明:天天美文阅读网 » 《泰山石刻序》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