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淅淅沥沥一个下午,晚饭过后终于停了。没来由的,换上轻便衣衫,直奔西山。
对西山,我是熟悉的,甚至熟悉到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因为从去年8月份单位从广州移防至此,掐指算来,到西山休闲、跑步少说也有上百次。有人说,到一个地方逾百次而不生厌,该是情有所属了。西山之于我,大概亦是如此。
作为桂林市十大公园之一,西山无疑是饱负盛名的。且不说唐代就已成规模的隐山和西湖,也不论遍布孤峰峭壁的摩崖石刻,单论雨后自然景观就颇为神奇。乍一入园,清风夹杂着隐隐的荷花清香便扑面而来;略一抬头,标志性的观音峰赫然入目,左侧的西峰、右侧的照面山招摇着双手笑靥相迎。沿主干道径直前行,马路牙子边上还汩汩流着从山上渗下的水,稍加留意还可看到水面若有若无的波纹,绵长、经久不息。一位老者趿着拖鞋,和着几个孩童踏水而戏,好不惬意。
前行二百米,就是一片桃林。三月天里,烂漫的桃花把整个大道妖艳成一片粉红。若此刻再飘上一阵微风,看桃花纷飞,品香风四溢,简直可以混沌宇宙、迷倒众生。古诗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大概桃媚桃韵,也会幻化在犹嫁东风里。现在,桃花已然不在,但青翠的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稍不留神,压弯的桃叶就会掠过你的脸颊额头。前面那对恋人嬉笑着、追逐着,轻轻拖曳着桃枝,用弹起的水花“击打”着对方,洒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这悦耳的笑声里,依稀可见那枚枚青桃上下舞动着、跳跃着,像小鸟一样不断扑棱着翅膀,甩干身上的雨水,和片片桃叶深情相拥。
若说桃林还能筛下点点阳光的话,再往里走,那就是当之无愧、遮天蔽日的林荫道了,个别路段甚至长年都射不进阳光,地上随处可见青苔。炎炎夏日,这也是不少桂林人纳凉的好地方,其中贴近山脚的那方凉亭,经常人满为患。而沿凉亭北行数米,还有一个幽幽的山洞,外面骄阳似火,洞口却阴凉如秋,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和慷慨馈赠。
我记得小时候曾传唱一句童谣———“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滴答”,大抵说的是,旧时穷人家住的是茅草房,遇到下雨天特别是连雨天,房间漏雨生活非常不方便。而雨后漫步林荫道,那种久违的滴答的感觉却别样。试着想想看,你走着走着,无意间一滴雨水落在裸露的胳膊上,短时间,清凉的感觉、欣喜的感觉、隐隐渴望的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妙处着实难以言表。而不几步,又一滴雨水贴着你的脸颊直直淌下,心中有惊有喜还有渴望下一滴快快来临的小期冀。就像高考前夕,连油盐都算计着使用的母亲,背着家人在你碗底卧上两个荷包蛋,现在想起来仍暖心入髓、难以忘怀。
遐想间,忽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雨滴随之啪啪地跌落下来,隐约间好似又下起了大雨。我身边两位中年人惊呼着往前跑,手高举着、挥舞着,企图遮挡飞泻下来的雨水。而身后两个小朋友咯咯笑着,一个甚至仰起小脸任凭雨水冲洗,引得几位撑伞的同行人干脆也收起雨具,天然地“沐浴”起来。霎时间,林荫道一片欢跃,惊得栖息在枝头的小鸟也跟着叽叽喳喳地欢唱起来。目睹此景,心中突然迸出南宋词人稼轩的名句“明月别枝惊鹊”。那意境,深邃、幽远、唯美,而置身薄暮冥冥的西山,不也步步是风景吗?前些年,社会上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叫“世上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觉得不尽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发现美,关键取决于人的心灵。心中只要有对美要美文网https://的向往,美就会被不断地发掘出来,而发掘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体验与享受?
兜兜转转走西山,时而快步疾进,时而悠然缓行,不觉身上微微冒汗。斜倚着西湖桥头,看湖水里尾尾鲤鱼争抢着到水面换气,搅得湖边不时溅起不小的浪花。而对岸,人工栽种的名贵莲花正悠悠吐着芬芳,或大或小的荷叶也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抬眼南望,日渐丰满的月亮正努力刺破云层的束缚,散发出皎皎的银光……
美丽的夜,美丽的西山,美丽的雨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