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的审美对象和文化标尺,最美好的事情、食物和爱情,都出现在河里水边。——许辉《淮河读本》
河流,是风土人情的网。中国先民有倚山而筑、逐水而居的生活传统。在很多城市,穿城而过的城市内河以及沿河的建筑,文章阅读往往成为最富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当代作家之中许辉老师偏爱淮河,他以“行走在大地上,完成生命的使命”为己任,恐怕这与他“生于斯、长于斯”有很大关联。我也有幸,作为他的老乡,同样深爱这片热土,深爱这静水深流、奔涌向前的家乡的河流。
年长之后,登过泰山,山之巍峨峻拔犹如凛风扑面,站在泰山之脊令我不禁喟叹连连;也路过南方,浩浩长江蜿蜒流淌,金戈铁马、儿女情长跃然心上。这些眼中的山水,勾联起胸中无数块垒,感慨之余,却令我将家乡的意象变得具体而明晰,家乡是一条河,如果非要再具体些,我觉得它便是——新汴河。
查阅书籍,新汴河是淮河流域的河道之一,它自宿州市区西北戚岭子截沱河,向东汇濉河引河后经埇桥区、灵璧县、泗县,于江苏省泗洪县入洪泽湖的溧河洼,流经河南、安徽、江苏3省11个县,干流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6562平方公里,它辐射辽阔,却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出自于几十万农工的肩挑手扛,成于三春四冬的汗水浇灌,后因其河线基本平行于早已湮废的古汴河,故有此名。
新汴河历史悠久,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古汴河,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古汴河源于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隋朝隋炀帝于公元605年“发动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引黄河水东行,将沿河一些天然、人工河道包括古汴河拓宽取直,经开封、宿州等地入淮,其东段引黄河水作为水源济航的便是汴河。延至北宋末年(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汴河干涸,失去舟辑、灌溉之利,此河通航500多年。史学界将此河称为唐宋汴河,民间口授相传,是为汴河。
我的家乡宿州,因汴河而生,因汴河而盛,“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舟车汇聚、九州通衢”之美名,便是在隋唐时期汴河为宿州这座古老城市博得的城市名片,昔日的汴河逶迤千里、百舸争流,在唐宋五百多年间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宿州也因为汴河繁忙的漕运而诞生、兴盛,成为一个舟车交会、帆樯如林、商旅云集的沿汴重镇。
今天,新汴河已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已成景观河,河道两旁树木翠茂,花木交融,水面宽阔,碧波荡漾,鲜花盛开,令人心旷神怡;景区内汴河水利博物馆、北岸战争文化线和南岸民俗风情线令游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由于它的位置靠近城市中心,也已成为是周边地区人们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新汴河,终于实现了清澈美丽的青春梦想,唤回了前世辽阔的记忆。这条故乡的河,是宿州这座千年古城建设发展的沧桑见证,更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