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中的羡慕,自己眼中的精致穷,《三十而已》这部剧中三位女主角的不同人生都能让观众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但相对而言,我觉得王漫妮的人物形象应该能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共鸣。
王漫妮单身,来上海打拼8年,看着光鲜亮丽其实在苦苦挣扎,花一大半工资租房住、信用卡分期付款游轮升舱等,都透着精致穷的味道。这种精致穷,是不是跟很多年轻人很像?
精致穷
精致穷是形容一种普遍发生在年轻人群体中的生活方式。 虽然赚的不多,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精致,为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喜欢的东西变穷,穷的明明白白,也活得开心闪亮。
想过的精致这本身是一种比较积极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人往往会为了所谓的精致,透支自己的信用导致债台高筑,这就变成了一个问题。
精致穷如何产生
《人类简史》中提到现代资本经济如果想存活,就需要不停生产,然后更需要不停有人买单(拉人头经济),自然而然就催生出一种适应现代商业社会的伦理观:消费主义。那么消费主义是如何作用在我们身上并让我们一步步走向精致穷的呢?
一:身份认同
产品的生产者往往宣称自己生产的产品有多么的与众不同,或者有多么好的效果,值得你从口袋里掏出钱买下它们。后来这种消费主义的宣传进一步升级。商家们不仅仅在商品质量上大唱赞歌了,他们开始传播如果你购买了这个商品,你就是怎样的一类人。
人们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都希望自己比别人更酷。而标签化的商品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比如每天早晨来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往往就能使人们幻想自己已经成为了摩登都市中很有身份的白领,其实自己只是一个普通打工者。
购买奢侈品的原因与此类似,只不过奢侈品是一种更为昂贵的身份认同。
二:舆论洗脑
“你知道你为什么穷吗?因为你拥有穷人思维,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舍不得花钱的人怎么可能会赚钱?你不改变你的穷人思维,将来怎么可能会有钱?”
“你自己都不把自己看得高级,别人怎么会觉得你高级?天天穿着廉价的淘宝衣服,不可能被人尊重,女人不在自己身上花钱,活得不精致,怎么对得起自己?又怎么会招来有钱的男人追你?”
上面两段话相信很多朋友都应该听到或者看到过,也相信很多人在有购买欲望但犹豫不决的时候,因为这种类似的话而最终大方消费。
其实这两句话就是商家向你输出消费主义理论的具体表现,尽管漏洞百出,不合逻辑,但不影响它的洗脑效果。
三:透支消费
每当六一八、双十一某某节等电商节日的时候,商家都会推出满减、分期免息付款等活动。消费者在这样一轮轮的多重活动广告轰炸下,钱包像座孤城一步步沦陷。
更可恶的是,某些电商平台还会在活动结束之后给你一份账单报告,标注你的排名。甚至还会按照消费总金额的多少给城市、区域等进行排名,增加你的消费荣誉感。
为了获得更多的钱用来消费,越来越多年轻人深陷花呗、网贷、信用贷、消费贷,以贷养贷,恶性循环。90后在借贷市场里,已占比高达49.31%。年轻人一面过着不符合自己身份的生活,一面借着承受不起的债务,一步步把自己推向漩涡深处。
2019年互联网最大的关键词就是【借贷上岸】。
如何拒绝成为精致穷?
一:按需消费
双十一的消费氛围,会让你不自觉的买买买,但是收完快递你会发现许多都是不需要的东西。所以在剁手之前先学会摸清自己的需求,不要被舆论、氛围所左右。在产生消费之前,摸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
二:延迟消费
《穷爸爸富爸爸》中提到富人们大多会极力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进行延迟消费。
延迟消费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在消费时变得冷静,掌握更多的财富主动权。
三:复盘消费
偶尔冲动消费,买了不需要的东西也不必懊恼,消费完之后记得及时复盘,理清楚冲动消费的背后原因,可以尽可能克制以后的消费冲动。
四:学会理财
消费与投资,是一对矛盾的存在。你要避免冲动消费成为精致穷,你就要学会理财与投资,将钱作为获取财富的一种资源而不仅仅用来换取物质。早日学会理财,争取财务自由,获得更多选择权与安全感。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内各行各业都在提倡消费,我们予以理解与支持,所以更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提倡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有底气有能力的消费,但不提倡那种债台高筑,为了面子,虚荣心而陷入恶性循环的“精致穷”式的消费。
转载请注明:天天美文阅读网 » 别人眼中的羡慕,自己眼中的精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