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身体不适,由于免疫力下降,身上产生了一系列过敏反映。经常会双眼浮肿,皮肤刺痒。好多美食不敢亲尝,好多美容品亦不敢染指。突然好怀念过去在餐桌前放任吃喝的美好时光;突然感受到原来能够每天每餐无所顾忌的吃饭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由感而发!想写一写我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
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可能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答案,都在探索获得幸福的途径。年轻时,对幸福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幸福要以足够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到了三十而立接近四十而不惑的年龄,阅历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思考的深刻使我逐渐的改变了过去青涩的观点。
我理解:“幸福是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尺的,幸福只是我们自己的感知而已。它无处不在的存在于生活的琐碎与平淡之中。又以一种很抽象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依赖我们的感知而存在,简单的说幸福就是内心对自我生活状态的满足”。这个观点的产生,还来源于几年前看过的一则故事:一个农夫家庭极其困难,一家9口居住在一间茅屋中,晚上还要将家里养的鸡、鸭、狗、猫等动物放到屋里一起过夜。每天晚上这些家禽的鸣叫声让他难以入睡,他感觉生活真是糟透了,于是他去寻找一位智者,牛、马、羊和猪也都放进屋里一起过夜,一个月后再来找我”。农夫很高兴,回家后照办。屋子里添加这些牲畜之后日子更加难以想象,几乎失去了安宁。半月后农夫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再次去找智者。智者又告诉他说“把屋子里的牛、马、羊和猪赶出去,你就会找到幸福快乐”。农夫回去后照办,当天夜里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安静,夜色好美。他质问自己:为什么过去这样宁静幸福竟然没感受到呢?
由此可见幸福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圆满的幸福根本就不存在。运用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理论就是看一个人幸福与否,不应该看他的幸福之事,而是应该看他的烦恼之事,如果他的烦恼之事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就证明他的生活是幸福的。其实没有苦痛,便是幸福!
怎样获得幸福呢?我认为真正持久的幸福并不是一种占有的过程,因为任何占有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和需求却是无限的,有限的占有根本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求。如果把幸福理解为对财富的占有,那么当我们无力增加能满足各种欲求的金钱时,我们便会因不断增强的对金钱的占有欲望而身心疲惫。可见,外在的东西都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因为外在的东西很多都是我们无法把握的。所以外在的幸福远不如内心的福祉。人最高尚最丰富多彩的永恒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举个例子:香港半山区住着富商李嘉诚,也住着棚户区的穷人。他们生活质量上存在天壤的差别,李嘉诚会与同仁一掷千金豪饮一场,穷人们可能与朋友只是粗茶淡饭喝点水酒。但是他们喝酒时那种畅快的、愉悦的、放松的心情应该是相同的。这是一种内心的快乐。
当我们没有新鞋穿的时候,要知道很多人没有鞋穿,当我们没有旧鞋穿的时候,还要看到很多人根本没有脚。我感觉这样看问题不是悲观、逃避、退缩,而是理性的。有时,人对幸福会麻木,就像对审美会疲劳一样,如果嘴里总是含着糖,就会淡化甚至忘却“甜”的滋味。其实只要是活着,就是幸福的,更何况我们这样优越的、富足的、滋润的活着呢?亚里士多德说到这样一条伟大真理,“知足者长乐”。所有这些,最能直接使我们获得幸福、愉快而美好的心境,这种良好的性格因为自身而直接受惠。可见,这种内心的圆满和自足本身就能使我们体验到某种快乐和幸福。
幸福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围绕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大多忽视了它的存在。其实幸福很简单,它有时是早餐桌上的一缕晨光、有时是路遇熟人时的一句问候、有时是午睡时的一丝梦呓、有时是晚归时窗前为你守候的一抹昏黄。它有时甚至是一次斗气、一次争吵、一次跌倒、一次别离。虽然遭遇挫折,尽管受到伤害,但至少证明了我们还以物质形式鲜活地存在于这个纷繁复杂的尘世中。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亦没有人能生活在未来,现在才是生命确实占有的惟一形态!
所以,不必苛求、随遇随缘、平淡、平常、平和的活在当下! 已同步至蓝草地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