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回距离市区三十公里外的老家,寒风中参加一位发小的老母亲的送别仪式。老人是那种因“基础病”而去世的队伍中的一员。
车子进入村里的大路,迎面就是一个过街拱门,那种专门为办丧事而设立的气囊门。拱门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同样风格的拱门。下车问,才知道今天是三家同时办丧事。家里人说,最近“走”的人特别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的确,回忆近期参加的白事,从一百零三岁的老寿星,到今天发小的老母亲,也多是老年人。只不过,今年的白事要比往年多得多。夫妻老两口不隔三五天、十天八天双双撒手而去的也不再是新闻。有专家说,这是因为其自身有“基础病”引起的死亡。朋友相见,大家议论最多的开始是谁“阳”了,接着是谁家死人了,后来就是谁还没有“阳”。一个生死存亡的话题,谈论起来疲惫中透着无奈,一种无可奈何自去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相互议论的多了,无意中又感觉出一个问题:相聚的朋友、议论的话题,竟然是那么的相同相近。朋友还是那么几位朋友,话题还是同样的话题,见解和观点竟然出奇地一致:这也是一个圈子,一个平时不为人所关注的圈子。如果要给这个圈子取一个名字的话,它不同于老乡圈、同学圈、战友圈,它是价值观、社会认知观相近或者相同而自发形成的圈子,姑且叫孝亲圈。
笔者刚上班的时候,我们系的主任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大学毕业生。他的父亲早亡,老母亲跟他一起生活。老人年纪已逾九旬。当时主任上班和住的地方都在一个院子,但他每天出门上班,都要给老母亲说一声:“妈,我去上班了。”每次进家门,也要先给老母亲报道:“妈,我回来了。”出来进去,俨然老师面前的一位拘谨而守规矩的小学生。
一位朋友,老母亲已是百岁老人,但囿于事业,他平时少时间陪伴在老人身边,老人随他哥哥一起生活。最近老人因为“基础病”去世。失去慈母之痛的朋友几乎被眼前的祸害击倒,尽管在事业上他是一位“壮汉”。丧事过去十来天,朋友与笔者再次相见,说起老母亲,依然无语哽咽。
一位故友,姊妹四五个,都在城市工作,放心不下只身独居的乡下老父亲,反复动员之下,老父亲从乡下到了市区。老人有老人的习惯和爱好,无论如何不愿和子女在一起生活,无奈只好将他安排在养老院。谁知老人家竟对养老院情有独钟,逢年过节也不愿离开。故友他们姊妹几个只好轮流到养老院去“朝拜”。“过不了几天,就得去看看老爷子,否则给少点啥一样。”故友说。这种“朝拜”一直持续到老人九十五岁驾鹤西去。
传统的文化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时序进入到高科技时代,靠儿子养老、家里边囤粮的观念越来越疏离年轻一代,与此相关的“孝顺”二字的含义在很多人心目中也越来越模糊了。
说起孝顺,其实“孝顺”二字可以分开来理解,即始于孝,终于顺。始于孝的意思是,对待老人首先要做到,老人需要的时候得主动尽孝,该说的说、该做的做,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比如,称呼老人只能说年纪大小,不能说年龄大小。老年人说了或者做了不当的话和事,不能说气人、恼人,更不能使脸子、摆架子,恶语相向。对老人可以开玩笑、逗他们乐,但不能调侃、戏谑,更不能嘲笑等等;所谓终于顺就是说,要懂得老年人因为健忘症、帕金森、脑血栓、小脑萎缩等疾病引起的行为古怪、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等反常,不能按照正常的思维和标准去判断、要求他们。亲情面前无是非。进入四肢不停使唤、过目就忘、重复啰嗦的年龄阶段,只要没有大的家庭、社会危害,一切都要顺着他们的意愿,让他们高兴。老人高兴,生活质量就高,活得就会有尊严,生命的路程就会更长,家庭氛围也就会更融洽。传统上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究其本意无非两个方面:其一,人活到老,生活经验、人生智慧集结了一辈子,这些经验和智慧一点一滴地传递给下一代,可以让后人少走弯路、尽早成功。他们是后代人生路上的导航员、引路人;其二,无论家族多么庞大,人数怎样众多,他们在老人面前,都有统一的一个称呼,都是后代人,不同的是性别和辈分。有老人在,就是一个大家庭。老人是大树的树干,后代人是这棵树上的枝枝叶叶。他们各归其位,各得其所。没有了老人,就像一棵树失去了树干,再粗的树枝也还是树枝,担当不起树干的责任。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些枝枝叶叶逐渐散落下来,相互之间成为亲戚。
一位本门的弟兄,偶尔相见,问起他的老母亲,他叹息一声,很无奈地说已经故去。问起原因,竟然是上吊而死。我知道他们弟兄好几个,都已成家分门另住,姊妹们更多,但他老母亲生前借住在一位邻居家,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本门弟兄说过后还不忘埋怨一句:你看看,这样走了,叫我们弟兄几个以后咋站人前?那意思是老母亲的死给他们弟兄几个脸上抹了黑,很不应该。我知道,他老母亲确实不应该,不应该自绝于这个社会,不应该自绝于她的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们,但对一位无能为力又无处安身的老人来说,能够一根绳子结束自己的生命,恐怕这是她这辈子最后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断了子女们的赘念。回想几个月前,我和弟弟带着礼品去看望她老人家,她最小的女儿守护在身边。说起现状,老人只是叹息,没有埋怨。如今,不知道已安居天国的老人家是不是后悔年轻时候对“养儿防老”的奢望。但我知道的是,这样的弟兄,即便出自本门,今后不交也罢。
见多了不受子女待见、孤苦无助的悲戚老人,听多了对老人闪眼不看、病死床头的故事,再环顾孝亲圈子里个个可视为孝老敬亲楷模的朋友,顿时觉得这个圈子的与众不同和平凡中的伟大:闲时小聚,谈一谈家中老人的健康状况,说一说在赡养老人方面的心得感受,叙一叙老人的唠叨和老变小后的天真,再憧憬一下未来的自己,打心底里觉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和愉悦。不需要领导肯定,没有单位要求,完全出自自觉。自觉地去履行一位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颐养天年,不留遗憾,无悔今生。这个圈子有价值、值得维护。
因为无论干什么,能够做到自觉自愿,不容易。
更因为,佛认为,自觉是一种至高的修炼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