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没有明月,很静;没有供暖,很冷;无眠,打开台灯。坐在学习桌前,又翻开了郭德纲写的讲述中国文化通史的《郭论》,看了起来。
活了大半辈子的我,一直喜欢看书,读书。看书是我生活中的必须,读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每天忙完家务,接外孙放学回来,陪他写完作业,讲完睡前故事,宝贝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我便会捧起自己喜欢的书来,浸润在书香之中,学做人道理,感悟人生真谛。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也是我现在带外孙经常告诉他的话。我读的第一部古书是《聊斋志异》,那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当过私塾先生的爷爷陪着我并教我一句一句读的。后来又陆续看了《四大名著》《封神演义》《好逑传》,再后来,又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茅盾的作品,之后又访余秋雨、莫言的作品等等好多书籍。许多书不只看了一遍,有的书看了几遍。同一本书,随着看书的年龄不同,境遇不同,总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和感悟。正如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的那样:“一本书,无论你读多少遍,每一次拿起,总能从其中发现新的东西。”
上学的时候偷看《红楼梦》,一直喜欢林黛玉的一句话:“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把书比成闺中伴,把笔墨比成骨肉亲,那是对诗书怎样的情有独钟啊!《红楼梦》是中国的经典,中国的经典数不胜数。时光追溯到600多年前,中国的元杂剧有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这是中国戏曲界的瑰宝。晚于关汉卿260多年以后的莎士比亚,也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无论再过多少年,这些经典书籍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么诱人。
随着网络进入我们的视野,现在读书似乎都需要用日子来提醒了。如今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1564年4月23日出生,1616年4月23日去世)的纪念日。生活在400年前的莎翁,一定不会想到400多年后的今天他的生日和忌日这一天,会成为提醒人们读书的日子。细想想,读书用什么日子来提醒吗?读书应该像人们吃饭一样,应该是我们的本能。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但有些东西是我们永远不能丢掉也不应该丢掉的。
网络发展的今天,网络上虽然看到的东西很好、很多,但真正能够汲取的知识相当有限,远不如自己在书中的思考得到的多。说一个最实际的我每天做的例子吧!我每天陪外孙写作业,语文课生字的偏旁部首和组词是需要提前预习的,老师告诉不要查手机,要用字典。我也查证过,获取正确而规范的资讯还是得通过书籍。因为从网络获得的资料和信息往往会存在一些差异,网络的复杂加载和转载,并不要求来源精准,有些资料和信息欠规范,效果不佳。网络时代,泥沙俱下,阅读和学习这件事,也需要重新去看待了。
社会在不断进步,手机逐渐占据了人们的时间,读书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的事情。而我依然愿意把时间花在读书上。生活中的我,喜欢读书。读书,是我的喜爱,多少年来,一直与书为伴,与书为友,读书的同时也写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心得笔记。在读不同类型的各种书籍时,会随着书中的字迹和墨香去感慨历史的变迁,感受现实的真实,感悟人生的真谛。
我出生在“读书无用论”的时代,感觉自己读书太少了。现在更是在繁忙中挤时间多读一些书,想用自己在以后屈指可数的时间里,多读一些书,来弥补那个特殊年代给自己带来的没有读到书的损失。最近在看郭德纲的《郭论》,在这本书里,能看得到郭德纲的智慧与真性情,他是一个真实的人。这年头,做个真实的人挺难的。有一段时间读倪萍的《姥姥语录》,文中的姥姥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人生和岁月锻造了她的智慧。透过这个姥姥,看到中国传统女性、尤其是姥姥身上的美丽与智慧。这正是我要努力去学习的,因为今天的我也是个姥姥。
倪萍老师的姥姥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我比老人家幸运多了,至少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专生。“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读书”,这是相声大师郭德纲的直言。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郭德纲老师与白岩松老师两位名人说的这两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告诉人一个道理,人要有文化,要读书。
无论过去多少个世纪,无论走过多少个春秋,书应该永远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我不期待书中自有颜如玉,更不期盼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想让书来充实自己的人生。于我而言,书,是我人生的伴侣,带着我拜前贤为师。在前贤的教诲下,我与唐诗结友,我与宋词结伴,我与元曲谈情,我与明清小说叙旧……
夜深人静,市声远去,拂掉白天落在心头的尘埃,正是心灵和书籍离得最近的时候,也正是心灵最需要滋润的时候。此时此刻,正适宜行走在书香的路上,漫步在墨香的世界里,继续于郭德纲的《郭论》里去戏说历史、笑谈古今、论人间是非、说乾坤风月……来完善我的书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