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因父亲偏爱中国的古典文学,耳濡目染也就养成了喜欢看一些古典诗文的习惯,也因了多年来养成偏爱,在无数个文学网站穿行时,视线总是在缠着古意和历史的文字中打转,而在这些或浓或淡的文字中,许多历史名人便鲜活的站在我的眼前,而推着他们从古风中走来的恰是一个柔弱的女子——纤歌凝。
和许许多多网络写手一样,经常在网络的论坛看到她娟秀清新的诗文,而每每赏读起她的文字,却又能从中感到那有血有肉的文魂,有情有意的诗魂!
透过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文字,我不时的品味着,品味着纤歌凝的名字,她是怎样一个聪慧的女子呢?能将这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的中国汉字,洋洋洒洒的凝炼为动人心弦的美文?她又是怎样一个满腹经纶的女子呢?以一腔柔情伴一颗诗心,把自己对生活和历史的感悟写得那样的酣畅淋漓?
我是先认识纤歌凝的文字,后认识纤歌凝的人。前者是诗情画意的纤歌凝,后者是亲切可人的纤歌凝。
看过她的一篇《遥祭屈原》,感到她不仅仅是用笔墨祭拜着一个正直的文人,而是用整个的灵魂在叩问着历史,叩问着一颗光耀天地的耿耿忠魂,“忠湛湛而愿进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叩问着集忧伤、悲呼于胸臆间发出的一声天问,国之兴必当“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叩问着滚滚的江流,千秋万代可否将山河振憾!
有多少日子,她静静地聆听着杜甫那一声沉重的叹息,展卷时他在纸上,拈笔时他在笔端。无言的忧伤涌上心头,透过岁月的苔痕,跨越千年的门槛,你看到一个寂寞的诗人,一声风雨飘摇中发出苦涩叹息的诗人。
又有多少时间,她怀想着易安居士的飘零身世,盖世的才情灿烂了宋词的文坛,“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婉约。她徘徊在清照故居的碧水畔,她留连在易安端庄的塑像前,解读着一个袅袅娜娜的小女子,竟能与二位豪杰平分了宋词的****。
纤歌凝的文字,总是充满着热情,充满着感动,她叩问着春风,仰视着泰山,把深深的爱抒发在篇篇文字中,把浓浓的情倾诉在诗文中。
但说到与纤歌凝的真正交流,仅仅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那时,因一时兴起,总想准备一台《“七一”民族魂》的朗诵晚会,但总觉得还缺少一篇主题文章。一筹莫展之际,老铁推荐让我找一下纤歌凝,他告诉我,纤歌凝绝对胜任!
同在一个朗诵语音聊天室,虽说不是太熟悉,我与纤歌凝认识已经有一些日子了,只是彼此之间少了更多一些的了解。简单的交流和客套之后,我便和她说了想邀请她写一篇晚会主题文章的意思,老铁也和她说了一些写作的想法,她只留下短短的几个字:给我十五天的时间。可是,不到十天,纤歌凝便发了诗歌《光明与梦想——七月赞歌》给我,真的是震惊了,只有十天的时间,竟然能根据主题写出这样一篇力透纸背的诗歌,我也从这大气奔涌的诗情中,触摸到她蕴含在内心深处的热情!此后的日子,我与纤歌凝之间便多了许多的交流,多了许多的情感。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在一个戏曲房间听戏,拉了几个熟悉的朋友聊天,竟然听到了一篇能震动灵魂的《热土》,文风是如此的熟悉,语气是如此的朴实,难道,这又是纤歌凝的新作吗?我匆匆把《热土》二字打入搜索栏,果不出所料是她的文字。她用一腔对热土的衷情,尽情地诉说着从诗文里认识了一个纯真朴素的聪慧女子,人如其名,文如其人,把她对生活、对亲人、对朋友、对祖国、对历史的热爱,都凝成浓浓的情感,泼洒在书卷中。
纤歌凝,一个与诗文相伴走过红尘的纤纤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