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悟空的“自我救赎”-记叙文1300字

高中作文 二七美文网 0℃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称号数不胜数,每一个称号都见证了它那段时光的成长。接下来让我们结合悟空称号的变化以及几场哭戏来议论一下他的成长历程。

大圣这么多,为何要叫齐天?

原著中美猴王的形象可以说是十几岁的孩子,顽劣,机勇,自尊,要强,好面子,脾气暴躁,做事不考虑后果等。这些都能从原著《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中看出:他心比天高,难以忍受“弼马温”所带来的耻辱,因此一路打上天庭,后来更是为了弥补自己丢失的自尊,才号称“齐天大圣”。而脾气暴躁则文章阅读在于:当他得知弼马温所代表的耻辱时,直气得“忽喇一声,将公案推倒,耳朵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可见他当时多么的浮躁,做事从不考虑后果。

正因为当时他身上的这些不良品性,才使他自封了个“齐天大圣”的称号:因为他发自内心的不服气,可恨玉帝“狗眼看人低”,想向他证明自己的实力可以“与天齐平”,丝毫不输于他,想让玉帝为当初决定让他当弼马温而付出代价!因此名曰:齐天大圣!也由此萌发了想“大闹天宫”、夺帝位的想法,一心想要报仇雪恨。

“孙行者”践行了什么?

在西行之路上,身为孙行者的悟空一路成长,由一开始的兽性,逐渐有了人性,会哭,会笑,体验了生活疾苦,明白了人心本善。

在《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因唐僧肉眼不识妖,怪孙悟空打死了“人”,要赶他走,悟空离开后“止不住腮边泪坠”。这一次落泪,既有对师傅的不舍但更多的是自己被冤枉的委屈。

在《大战金银角》中,悟空哭了两次,一次是因为要给妖精下跪,不堪屈辱而忍不住落泪。还有一次是因为被山压住,回想起了被压五指山的日子,噩梦上心头,往事不堪回首,心中阴霾堆积,忍不住腮边挂泪,泪上心头。

这两次哭大同小异,皆是在哭自己。这说明此时的孙行者心里虽有他人,但“为自己考虑”的念头更胜一些,此时的他已去除兽性,人性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还有一次是在狮驼岭。妖精骗他:唐僧已经被夹生吃了,他便悲痛不已,伤心落泪,飞身跃上云头放声大哭,连沙僧八戒都没救,径直驾云去找如来,取那三藏真经,以了师傅心愿,造福天下苍生。如此可见,此时他心里所念不止与他亲近之人,更有那芸芸众生。至此,佛性已在他身上落地生根,并最终践行了普度众生之心。

“斗战胜佛”到底战胜了什么?

当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如来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菩萨”,而悟空则是“斗战胜佛”。

表面上这个称号是对悟空在取经路上克服艰难险阻、一路降妖伏魔的高度赞许与认可,但实际上是对他最终战胜自我的褒扬。

在西游记开篇,悟空会因为想长生不老就去划生死簿,不但划了自己的,还肆意篡改了他人的,不顾他人意见,剥夺了他人享受生死轮回的权力,显得自私与幼稚。还曾将龙宫闹得天翻地覆,只为了凑满一身光鲜华丽的铠甲,只为满足一己私欲而完全不顾那一宫无辜的虾兵蟹将的感受,看出当时的他自私而又膨胀,不懂得友善待人,顽劣不堪。

但在《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中,路经通天河,他愿意变成那个即将被送去祭献妖怪的孩子,用以挽救孩子的生命,来拯救一个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庭,这说明此时的悟空已不再是那个顽劣不堪,自私自利的泼猴了,而是通过这段取经之路成长为了一个乐于助人,勇于牺牲,敢于奉献的行者。

金箍,本是一个为了遏制他心中的恶念、歹念而强制赋予他的一种束缚,但此时的孙行者经过西行的锻炼已然慈悲为怀、心中向善。他已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已不再需要金箍,不再需要来自他人的约束,已由他律进阶为自律!

因此,西行结束,金箍落地,悟空成佛,名曰“斗战胜佛”。

转载请注明:天天美文阅读网 » 悟空的“自我救赎”-记叙文1300字